高精度平面磨床結合數控技術、自動裝夾、實時監控、在線檢驗及CAD/CAM等技術,以智能化、柔性化的控制方式進行加工處分,快速解決復雜、精密、小批量甚至數件、多品種微小零件的微細磨削加工問題。不斷擴大微細磨削技術的應用范圍,包含各種工程材料如鈦合金、鋁合金、鋼材、玻璃、硬質合金等,陶瓷及其他一些非金屬材料和各種復合材料等。
高精度平面磨床組成結構及其特點:
1、前主機座與后主機座
前主機座與后主機座采用工藝較成熟穩定的T型拼接結構,具有很高的整體剛性和抗震性能,能夠滿足高精度設備對基礎件的要求。
2、工作臺
工作臺采用雙V型滑動導軌,據有較高的剛性和承載力,運動平穩可靠。工作臺靜壓導軌大幅的提高了磨削的精度和使用壽命。交流伺服電機直接驅動滾珠絲桿控制工作臺運動。
3、立柱與滑動架
滑動架采用雙V型導軌,后主機座對滑動架進行全行程運動支撐,導軌采用貼塑滑動導軌,具有良好的定位精度、耐磨性。運動動力采用交流伺服電機直接驅動滾珠絲桿副控制滑動架的前后運動。
4、磨頭組
砂輪主軸采用法蘭式高精密動靜承支承,并配有獨立的主軸溫控油箱,使主軸在磨削過程中始終保持較高的回轉精度、剛性與工作穩定性。也可定制加裝主軸變頻來改變主軸轉速,提高磨削效率。磨頭組進給系統采用帶制動的內置編碼器交流伺服電機直接驅動滾珠絲桿控制磨頭組作進給運動。
5、潤滑及防護
獨立自動循環潤滑系統提供導軌與絲桿的經常清潔潤滑。并具有失壓報警功能。該機型配有全密封防護罩,有效防止了磨削液濺出機臺,并使塵霧對環境的影響降低,確保環境整潔和操作人員身體健康。
6、電氣系統
a.本機采用數控系統,三根數控軸分別控制機床的上下、前后與左右三軸。系統帶有懸掛式手搖脈沖發生器。
b.機床采用獨立式電氣柜,配備三色燈。采用集中操作控制面板,所有操作元件及數控系統均集中于此。
c.主要電氣元器件采用產品。
d.機床各電路設有短路保護裝置及過載保護裝置。
7、冷卻系統
配有大流量冷卻系統,并帶有磁性分離與紙質過濾裝置,能夠滿足高效磨削生產連續性的需要,進一步保證磨削質量。另可加裝溫度控制系統,以保證工件可以充分得到冷卻。
操作注意事項:
1、首先必須熟悉平面磨床的操作,了解高性能。
2、開機前必須帶好防護眼鏡穿好工作服,扣好衣、袖,必須將長發盤入工作帽內,不得系圍巾、戴手套操作磨床。
3、操作前,應將工具、量具、工件擺放整齊,清除任何妨礙設備運行和作業活動的雜物。作業前,應檢查傳動部分安全護罩是否完整、固定,發現異常應及時處理。
4、開機前檢查傳動部分及操作手柄是否正常和靈敏,看各部潤滑油系統是否暢通,電子尺是否顯示數據。
5、開機前,應按工件磨削長度,調整好左右撞塊的極限擋塊,并鎖緊。
6、安裝砂輪必須進行靜平衡,修正后應再次平衡,砂輪修整器的金剛石必須尖銳,其尖點高度應與砂輪中心線的水平面一致,禁止用磨鈍的金剛石修整砂輪,修整時,必須啟動吸塵器。
7、啟動磨床主軸空轉1到2分鐘,觀察運轉情況,應注意砂輪離臺面5公分左右高度;確認潤滑冷卻系統暢通,各部運轉正常無誤后再進行磨削作業。
8、檢查工件、裝卸砂輪、處理機床故障要將砂輪退離工件后停機進行。
9、不準在工作面、工件、電磁盤上放置非加工物品,禁止在工作面、永磁吸盤上敲擊、校準工件。
10、搬動磁盤開關吸附后上工件時,必須檢查其牢固后再磨削,吸附較高或較小的工件時,應另加適當高度的靠板固定,防止工件松掉,造成事故隱患。
11、砂輪接近工件時,要用禁止狀態碰下工件在挪開,砂輪未離開工件時,不準停止運轉,磨削進給量應由小漸大,不得突然增大,要均勻下刀切削,以防砂輪撞擊工件破裂。
12、操作時,必須集中精力,不得做與加工無關的事,不得離開磨床、磨完工件后不得用氣壓搶吹臺面,防止灰塵進入軌道影響手感和精度,不得容許他人擅自操作磨床或容留閑雜人員在機床周圍行走。特別是在磨床的側面。
13、操作完畢,應先關閉吸塵器或者水箱,將砂輪空轉2分鐘以上后,切斷所有電源,將各手柄放于非工作位置歸位并關掉電源。下班前,應清理工具、工件并擺放整齊,作好磨床臺面及周邊清潔工作。連續工作一周以后,應清除吸塵箱或者水箱內的鐵屑。